评论:

  • 梁丘霞文 9小时前 :

    对于人文关怀,我们恐怕永远到不了这样的境界,思想的固化和大外宣式的红色洗脑已经根深蒂固,《中国医生》和《援助》可以被看作是第三世界和主流世界的差别的一个具体的方面。《援助》棒就棒在贴近生活的真实感,面对新冠时从个体到护理中心到大医院到整个国家的慌乱和无奈,女主的每一句脏话,每一次咆哮和每一次哭泣都像是整个国家的当下的情绪表达,以小见大,不偏不倚,世界应该正确被看待,而不是为了自己利益妖魔化其他来抬高自己,这样只能让我感到恶心。

  • 蒲含玉 0小时前 :

    Jodie Comer下一代影后;I love u, I love u too

  • 沃心香 8小时前 :

    这场新冠疫情究竟会对人类历史产生多大的影响?英国人对政府发出的质问会让西方放弃对自由观念的盲目崇拜吗?拭目以待。因为《新冠时期的爱情》才看的。

  • 綦鸿福 0小时前 :

    被遗忘的他们,or被选择性抛弃(战略性放弃?)的疗养院,我们习惯了feel sorry for them unlucky people,但却没有付诸行动。

  • 汪流惠 0小时前 :

    什么他妈的叫他妈的以人为本,个体觉醒让人开始厌恶所谓宏大叙事,所谓顾大局

  • 祁屿衡 4小时前 :

    我们总要记录一些真实,而非一味地歌功颂德。

  • 蔡仲舒 0小时前 :

    当然本片也不是每个方面都做得优秀,最后Sarah和Tony的感情线就显得非常突兀,而一味地控诉也让我觉得说教意义太浓重。但作为当下为数不多的讲述新冠疫情的电影,这种在大事件中描写小人物的故事比流水账式的记录每一个大事件的更能让人共情。

  • 韵栀 1小时前 :

    中間拯救Kenny一段長鏡頭有張力,電視電影都如此有勁

  • 瑞语彤 9小时前 :

    Never is. Never is. It’s always someone else.

  • 牟晴岚 5小时前 :

    4星的故事加上1星的社会意义

  • 步良工 4小时前 :

    个人认为结尾将个人苦难转移到政府层面的失职实在是个败笔。

  • 脱翰飞 1小时前 :

    终究没逃过疫情片……每个人都经历了太多……

  • 洲锦 2小时前 :

    小变态演的把我看哭了,还听见了熟悉的一句台词。

  • 睦博赡 9小时前 :

    好心痛啊最后的三十分钟... 该死的疫情,那些人,啊他们高高在上,深谋远虑,心系国家天下,那他们又真的为人民做过什么?/ 作为抗疫最积极的国家之一,甚至没有之一,这样的电影本该是我们拍出来的不是吗。可是,看看国外在拍什么吧,再看看我们自己。看看。不过也是,这样的电影太真实了,可能会戳了某些人的脊椎。这里面,不管是那段崩溃的哭戏,还是电话里和最后出现的有关部门的嘴脸,都过于真实,几乎犯规的程度。"No one is comin"

  • 苍俊名 8小时前 :

    真实事件改编,拍得很真实,聚焦渺小的个体,跟电影中国医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影片从一家护理院艰难面对疫情延伸到国家对护理院病残人士采取的援助态度。结尾Sarah的话语直接将影片推向了高潮:……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生命变得不再平等了!摄影和调度不错,用了大量的大特写和运镜,朱迪科默和格拉汉姆演技很赞!对了,良心发问,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生命变得不再平等了?

  • 沈香巧 5小时前 :

    艰难又勉强的看了个大概,因为朱迪科默永远定格在KE里了,斯蒂芬格拉汉姆又似乎还在浴血黑帮里…害。

  • 珍美 4小时前 :

    JC拍拍这些不就挺好的,别跟着某脑残混。口音又乡土又迷人。

  • 班谷菱 0小时前 :

    Never is. Never is. It’s always someone else.

  • 眭静和 2小时前 :

    真实事件改编,拍得很真实,聚焦渺小的个体,跟电影中国医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影片从一家护理院艰难面对疫情延伸到国家对护理院病残人士采取的援助态度。结尾Sarah的话语直接将影片推向了高潮:……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生命变得不再平等了!摄影和调度不错,用了大量的大特写和运镜,朱迪科默和格拉汉姆演技很赞!对了,良心发问,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生命变得不再平等了?

  • 祁玉朋 9小时前 :

    没有家国大义,没有感动中国式的煽情,只有孤立无援下的绝望和直接单纯的善良,演员们演技都太好了。有时候都忘了疫情最开始的无助,不知不觉已经戴着口罩过了两个夏天了。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