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阿亚兹,一位七十岁的孤独老人,厌倦了他的人生。他不断地寻找死去的方式。多年前在一场婚礼的归途中,他驾驶的小巴士掉进了山谷中,乘客们——都是他的家人——在那场事故中丧生。
  而今,阿亚兹与他孙子易卜拉欣——整个家庭唯一的幸存者——以及磁带上他妻子的声音生活在一起。活着,让他感到憎恶。

评论:

  • 平骞 0小时前 :

    尽管我确实是一个痴迷于风格化电影语言的人,但乔尔科恩这部转型之作实在难称满意,丹泽尔华盛顿和McDormand的表演确实很好,但在这种稠密层叠的黑白光影和A24画幅下,这两位老熟人实在难以搭建一场信服感强烈的莎翁对手戏。而剧本对于原文台词的保留,与通篇浓郁的后现代解构意味和极简置景之间,并没有做到气质上的想通,以至于全片浓郁的当代戏剧感完全压过了电影感,也许他希望观众从中能看到德莱叶,看到伯格曼,但很遗憾我实在做不到。

  • 厉浩阔 2小时前 :

    真的无聊,除了《24帧》之后,第一部让我拖了这么久,分了这么多次才看完的电影。这次科恩兄单飞,摄影无话可说,极致美学,黑白硬光摄影,因为棚拍,黑白光影的打造堪称完美,极简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满满的舞台感,真的迫不及待想看到这种摄影在其他影片中的运用。可是,除了画面以外,这部电影真的就找不到任何亮点。虽然说电影是光影的艺术,但也不能只有光影。剧情上的两次高潮点全靠女巫演技撑住,每次转折的推进都是那么草率,大段大段的台词配上大量中景镜头,又在摄影棚,简直就是黑白滤镜下的话剧,平平无奇。两位“高龄”演员发挥也没有如期效果,华盛顿的眼神没有丝毫变化,恐惧、欲望的展现全靠嘴,科恩嫂也只能说中规中矩吧。没有完全的颠覆与创新,也没有完全复古与致敬,算是科恩兄单飞后玩砸的作品吧,目前22年第一部失望的电影。

  • 卫一丁 9小时前 :

    莎士比亚的话剧对白 配上乔治德基里科似的画面,体验非常奇妙

  • 南宫含云 6小时前 :

    镜头语言和转场极佳,演技饱满,背景音和极简的布置给冲突带来很强的张力。可惜本科读文学时没有专门选读这部戏,在电影院看没字幕有点生涩难懂🥲

  • 宜绮晴 1小时前 :

    对于the original text和plot的绝对熟悉是本片最基础的观影门槛了, 而Macbeth作为(可能是)我最喜欢的Shakespeare作品,看到Denzel Washington和Fran McDormand飙戏就忍不住要打四星以上。选择黑白的影像呈现,Joel Coen这次在mise-en-scene上下足了功夫,无论是建筑环境还是光影变化,都透露出一种冷峻却疯狂的气质。除了很喜欢影片对于the witches的处理外,McDormand对于Lady Macbeth的处理确实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野心并不是那么的外放,狠辣却不减分毫,最后的sleep walking scene更是一种后窗式的解构,让人对她的表演欲罢不能。

  • 嬴吉玉 4小时前 :

    摄影、美术非常独特于以往写实的电影改编,把话剧做到了极致的电影化,明显的表现主义的风格。大全景下渺小的人物、倾斜的构图、心理暗示的置景、独特的转场、乌鸦群飞。无不让人想到奥逊威尔斯改编过的莎士比亚,看起来像是一个双重致敬。除此之外,这便是一部可以在文学、剧作课上放的教学片,抛弃了现有的电影工业元素,或许是对古典戏剧改编电影最好的处理方式了吧。

  • 初洁静 7小时前 :

    在如今创意几近枯竭的好莱坞,就算是想象力如科恩一般的大佬也难免会落入改编俗套的境地。这一版的“麦克白”的影视化,出彩的地方还是落脚于迷人的构图和精致的摄影,两位主演的表演则是无功无过。而以往那种存在于科恩兄弟电影里的灵气,也在这部单飞作品中消失殆尽。 全片看下来,这部麦克白除了让肤色更加多元化以外并没有在其内核中看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原本希望科恩式的戏谑解构也就成为了空谈,让场景更加回归于舞台化虽然增强了戏剧性,片中华丽的古文词藻也加深了本片的韵味,但这些不足以改变本片在内容上的平庸。科恩兄弟这次分家所带来的后果,不知是好是坏。

  • 凌欢 2小时前 :

    科恩采用表现主义,却又把古典表现得过于古典,反而少了一些新意

  • 念语山 8小时前 :

    丹泽尔·华盛顿的麦克白真不错,确实和历来几版的气质都不同,科恩尝试丁点小小超越性让人一望即知,回望加展望,还真就是电影外的选角,成为俨然比戏剧性更真实的面相。

  • 前雅畅 0小时前 :

    这古英文真是有点过于晦涩了。但画面每一帧都可以放到art gallery里。

  • 卫京光 0小时前 :

    想了一下这座城堡甚至可以拍所有莎翁的戏 保留古英语最大程度还原莎翁的戏本,演员在里面反而不重要了其实

  • 咎飞珍 7小时前 :

    科恩兄弟分道扬镳的首次创作?少了编剧的科恩套了莎翁的核。剧情就摆在那,多数人看的是能拍成啥样。不得不说,电影营造的美学是科恩兄弟一贯的风格。延续了莎翁中繁复的对白而不显生硬,对特定场景进行了美学构建,灯光,氛围,视觉冲击是最大的亮点。采用黑白小荧幕是对经典的致敬,毕竟现代五彩的装束无法带来美学的提升,反而减分。但是呢,剧情羸弱是软肋。且和戏剧的ETA(镜头下的戏剧)差不多。对比最近看的俄狄浦斯王,皆是可戏剧的悲剧。过去时代的人,宿命仿佛有特别的吸引力,无法抵抗,越是抵抗越是无法逃脱。这就是宿命。是国学里的天道。无法描绘而又时刻面对。在延伸一个话题,复仇似乎是人类大部分人的使命,是每个人怜悯之心的希冀。只有看到血债血偿,观者才得以解脱。我们平庸的生活时刻被带入角色里寻求心的精神安慰。

  • 卷浩波 2小时前 :

    Those witches' scenes are the best

  • 姒智晖 1小时前 :

    无聊,受够了这么拍的莎翁电影了,不如把到剧场里去用这些现代电影手法排个剧,然后给观众看剧的录播好了

  • 丙尔槐 1小时前 :

    有兴趣真的可以去看看《蜘蛛巢城》,光、影、声、演员调度、相机调度的精妙结合。

  • 东方瑞云 2小时前 :

    影像资料片,美术馆风格电影,时代烙印:Metoo and Black Lives Matter

  • 延元瑶 4小时前 :

    NYFF59 Opening Night|50年后Frances再演麦克白夫人|很舞台剧的一部电影,传统又不传统。拍得有个性,演得也有个性,but not my type…

  • 卫娅娜 8小时前 :

    你以为迷雾之后是天

  • 在雅韶 0小时前 :

    摄影棚拍摄的黑白场面缺乏现代华丽的装饰和色彩,但这些单调的场景仍然成功地传递了令人难忘的视觉效果。但在主题上,期待乔尔科恩重塑经典的想法可能会落空,因为它实在是太过循规蹈矩了,虽然我依旧能从中吸取极大的快感,但是,怎么2021年了,还有人,还是这么牛的一群人,还要来原封不动地来重拍麦克白?或许只能理解为一个编剧对莎士比亚火种传承的热血吧。

  • 凤昊东 4小时前 :

    读《麦克白》的时候就有一种感觉,在第三幕之前,人物和场景都十分集中,没有过多的历史背景与具体情景描述,大部分事件发生在话语中,因此有一种偏向精神和心理的内倾性。科恩的这次改编把这种感觉发挥到了极致,叙事始终紧贴在麦克白周遭,从而避免了把戏剧拍成史诗。保留了大量的舞台效果,少量的平行剪辑和神乎其技的转场,让本片成为没有换幕的莎剧:一切都可以被统摄为麦克白的心像,而人物的念白则大都是think out loud。磅礴的独白变作不安的呢喃,配合相当学院派的表演,这是一出被电影手段强化的戏剧,科恩创造了一种形式混合体,就像开闭幕都有聚光灯启闭的声音一样。最有趣的一处改编是用洛斯替换了原作中的“刺客丙”,填补了班柯子孙的留白——麦克白的悲剧还会一再上演。三女巫首领赫卡特的角色,恐怕是被科恩自己领了去。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