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豔夏,陷入中年危机的医生寇斯提斯,在一座希腊小岛迷恋上正值青春年华的病患安娜。她青春无忌,奉行享乐主义,常与友人裸身于海边嬉戏,其随兴不羁的个性深深吸引了已然丧失热情的他,却也因此走入一条欲壑难填的毁灭之路。

评论:

  • 露梦 4小时前 :

    我觉得从科普角度这个电影还是很有意义的,主角选的也不错。

  • 欧阳鸿风 1小时前 :

    关锦鹏张曼玉拍阮玲玉拿了银熊,梁乐名王丹妮拍梅艳芳能拿金像吗?梅艳芳22岁金像女配,24岁金马女主,王丹妮能拿金像新人吗?

  • 泽安 9小时前 :

    电影本身问题很多,纯质量三星出头,然而加分项不少所以四星

  • 甫艳蕙 3小时前 :

    像部精致的内地片,毫无香港气息,一幕幕快速转场。王丹妮可能尽力了,只是世间再无梅艳芳。20211204

  • 梅克 2小时前 :

    佩服梅艳芳的为人,成长后的她能独立面对主持人的刁钻问题,也能霸气回应自己的慈善对得起天地良心,佩服她的强大内心,也佩服她的豪情义举。坚持募捐公益,在云南、台湾还有港股接连出事的时候挺身而出,梅姐做慈善永远不只是说说。

  • 解涵畅 4小时前 :

    真的就是,一邊心裡吐槽流水帳,一邊哭得稀裡嘩啦,電影非常一般,讓我落淚的始終是那個彷彿一場大夢般的Anita Mui。永遠也不要說再見,我的心會碎多次。|和🔥女士還有馬老師看的。

  • 绪云臻 9小时前 :

    拍的不清不楚,没头没脑,神出鬼没,纪录片完全出戏。梁乐名不是拍寒战的吗?赶紧把赤道2拍了吧。

  • 郜高格 4小时前 :

    三星半。这片子太不好拍了,梅艳芳的很多故事都不能触碰,最终选取的素材已经是可控范围内的极限了。影片以40年为跨度:通过梅艳芳几段恋情的无疾而终,姐妹的亲密/隔阂,表达梅艳芳向往婚姻、家庭而不得,与刘培基、苏孝良的关系如同父女;一边点出与张国荣的挚友关系,一边也在突出前辈对后辈的提携;Anita是为了舞台而生,几段演唱表演与私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反差;梅艳芳做慈善、在sars期间开动员演唱会,表达热爱香港。最终落脚点是香港的女儿。表达上很诚恳,完全弱化了商业属性,尽可能用情绪带动叙事节奏。摄影和剪辑帮助很大,整体很利落,清迈部分虽略显拖沓,但不算大问题。王丹妮的气质比梅艳芳弱,但整体来讲算是合格了,几段爆发戏份的表演比较亮眼。古天乐的刘培基意外的不错,是他少见的戏路。

  • 楠玥 8小时前 :

    套用“艺术人生”三板斧——忆童年、拿照片、把琴弹——生硬串联的流水账。对梅姐不甚了解的我,电影观感远不及前几年看到99年春晚《床前明月光》时来得震撼。

  • 谯文思 6小时前 :

    喜欢一部电影,其实是喜欢真实的人,怀念一个人,其实是怀念一个时代。

  • 鸿楠 7小时前 :

    边看边哭不是因为片子拍得好。而是故事原型本就动人,以及因此而被勾起的真情实感。

  • 镜嘉玉 9小时前 :

    影片就如同一个大事年表,割裂迷离,被感动到的是那个时代可以被称为传奇的人们带有的人物魅力,我愿为此致敬和缅怀。

  • 蔡问风 3小时前 :

    却看不到人物身上饱满的人性张力与弧光

  • 运哲 1小时前 :

    跨度太长,流水账一样,从97拍到03我感觉应该会不错。

  • 梦岚 2小时前 :

    影片失败的原因在于梅姐的很多朋友都还活着,剧中的许多角色依然在世,这就导致很多话不能说,很多人不能拍。

  • 桂月 3小时前 :

    雖然昨晚一開始我也是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看的 然而當你真的坐進電影院裡看到那些你所經歷過的歷史片段重現在眼前 所有的拍攝手法選角演技都變成了一種宣洩的方式而已 看完電影眼淚都沒擦乾就迫不及待地跟朋友說我現在特別理解為什麼父母一輩的人對「革命」的電影特別有感觸 因為當一個你經歷過並深深眷戀的時代被搬上大螢幕後 回憶帶著洶湧澎湃的情緒就會向你撲面而來

  • 酆从灵 3小时前 :

    提前趕上了放映場,服裝和造型好評!能重現荔園、利舞臺、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街道,真的難得,最後的《夕陽之歌》真的是永遠的淚點!梅姐舞臺上揮手告別的那句拜拜,太想哭了~

  • 腾震 8小时前 :

    补mark。1)是梅艳芳的人生之歌,也是一首唏嘘的时代挽歌。2)对八九十年代的重现真实生动,“港风”在大屏幕上活过来了。3)新人演绎+资料片段的融合相当流畅,是很高明的处理方式。4)王丹妮演出了梅姐的倔强和脆弱,优秀。5)对感情故事和参与社会运动情况的交代实在语焉不详,考虑到有多种限制,尚可理解。6)首尾呼应的《夕阳之歌》非常动人,戏院里哭倒一片,超乎预期的好。

  • 错采南 7小时前 :

    11-13 流水账一样的,但是本身对她的经历不了解所以当做科普简单看看了。

  • 诸葛幼晴 0小时前 :

    在曾經哺育和影響華語地區一代人成長的港台演藝界,在個性足以支撐起一部傳記片者當中,既承載和篤信本土價值、又不隸屬於激進本土派的梅艷芳,近乎算是唯一的相對“安全”的主人公人選。而當梅姐之死仍未被時間拉開足夠的距離,成為足夠經典化、得以加以充分討論的歷史事件,閱讀這樣一部試圖涵納梅艷芳完整生平歷程的傳記片,它沒有/不能拍出的本事,就相比拍出了什麼更值得關注,例如梅姐對政治事件和民主化運動的態度及作為,而梅姐最得意之門生和兩位關係緊密的填詞人則在傳記片中全然缺席,不少尤可“在場”的角色亦以外文名模糊帶過。影片對於70—00年代香港時代氛圍的還原,也主要是外在的,如服、化、道、美術和佈景,而不是歷史的、心理的和思潮的。粵原,2021年11月13日10:20於盧米埃合生6號廳。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