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影片讲述在1975年印尼入侵东帝汶期间,五名澳大利亚记者被枪击的事件。本片实际上是通过第六位澳大利亚人的视角来讲述,罗杰·伊斯特是那场灾难中的幸存者。
  幕后制作
  “巴里布五人组”事件仍是困扰澳大利亚与印尼之间的阴影。34年前,五名澳电视记者尝试拍摄印尼入侵当时葡属殖民地东帝汶时丧生,而此事未得到官方妥善解决。于2009年公映的影片《巴里布》引起了澳方对此事的再次关注。
  五名记者于1975年10月死于印尼边陲小镇巴里布,遗体不久得以下葬。印尼方一直称这五人是在印尼士兵与独立战士的交火中丧生的。尽管此种解释曾遭死者家属的强烈不满,澳方出于维持两国关系的考虑,从未对此说法有过任何质疑。
  澳方对此事的缄默态度两年前才被打破。新南威尔士州的一名验尸官发现五名记者是被印尼特种部队战士蓄意杀害的,而这是上尉Yunus Yosfiah的命令,为了阻止他们披露印尼对巴里布的袭击。澳大利亚总统凯文·路德(时为反对党领袖)立即回应道,“对此有责任的人应付出代价”。这份报告仍旧由警方保管。
  影片《巴里布》艰难地重述了五位记者的死亡事件,故事是以第六位记者罗杰·伊斯特的视角展开的。罗杰去追查前五位记者的情况,不幸在印尼部队到达帝力时遭枪杀。年轻的记者们正在某地冒险拍摄,其与外界的联系不久就被切断了。当印尼部队逼近时,五人组成员之一的格雷格·沙克尔顿为了保命,在一面墙上勾勒下澳大利亚国旗。影片导演罗伯特·科侬利称,他拍此片不仅要揭露记者们以及数以千计的东帝汶人的无辜死去,还要表达完全混乱状态下国家标志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国际法律专家本·索尔则表示,既然秩序得以恢复,巴里布五人的死因应被追诉为战争罪而开庭审判。克诺利则希望印尼和澳大利亚双方终将一丝不苟地对待事实真相。然而,由于双方关系从未得到改善,加之印尼一直不愿调查苏哈多1998年之前独裁时的种种不良事件,这一真相也许终将不见天日。

评论:

  • 格云 7小时前 :

    故事足够有趣,很大程度可能是对这个群体猎奇般的窥探。看到一半一直找不到答案,贫穷并不是流浪最根本的原因,她一直都有选择。在影片最后和“Santa Klaus”的对话中我终于理解了,不禁泪流满面,see you down the road then!

  • 镜悠馨 8小时前 :

    感觉这个选材无敌了,基本已经成功了六七成。残酷的现实和诗意的人的精神内核共存,无敌的美国路上风光给后者的呈现加分太多,所以其实对前者的启示是,要流浪,要做homeless,去美国。。。好吧,虽然觉得成功主要靠选材,但处理上毫无滞涩,纯熟老练,而且是自己改编的剧本,赵导演眼看就是李安后又一个毫无违和的可以把握美国精神内核的来自东方的导演。。。

  • 牵若雁 2小时前 :

    灰蓝色的群山边缘,你总能看见一抹将逝的残阳。夕阳西下,但Fern并不是断肠人。萧瑟的生活中,她依然坚守心中最后的一片浪漫与诗意。

  • 殳幼荷 2小时前 :

    我知道有瑕疵,但还是被打动了。不是无家可归,是早就心无所属。最后她又回到那个地方,触碰到往日的旧时光,望向窗外,走向更广阔的新天地。

  • 辉芦雪 7小时前 :

    当人类可以无性繁殖或者复制的时候,也就丢掉了人类最后的尊严。

  • 郏琬莠 4小时前 :

    视角选题立意都很好 很喜欢导演的态度 客观展现事实并尊重个人选择 一直偏好这种有意义的影片 反映现实问题并引人思考 期待导演下一部影片

  • 水芸馨 1小时前 :

    金球奖落下帷幕,无依之地成为最大赢家,除了斩获最佳剧情电影,赵婷也获得了最佳导演……在我看,这部电影足以和Charles Chaplin的《Modern Times》比肩,都是在讲经济大萧条之下的人性光辉大爱无言。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和“漂泊者”之间的互助就像Chaplin和孤女,彼此帮扶亲密无间,并且全部都坚信希望之光就在眼前。奥斯卡影后沧桑的面容很富有年代感,她追逐着季节更换工作频繁,与《Modern Times》的Chaplin异曲同工即便相隔近百年!

  • 睿驰 7小时前 :

    其实这部电影看得我很痛苦 有点孤独症爆发的感觉 碎片式的剧情夹杂的寂郁 沮丧 让人呼吸困难 失去了挚爱的她 最后重新回到他们曾经的那个家 环顾 再次上路 没有什么再能留住她的了 荒野辽阔 静寂无声 人们需要活下去的意义和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 没在大荧幕上看可能让影片的力量削弱了一半 结尾仍旧动人 “别让自己变得孤独” “我们路上见”

  • 骆曼音 7小时前 :

    片尾字卡一出我就泪崩了 “献给所有不得不离开的人 我们路上见”

  • 曼姿 8小时前 :

    轻剧情的电影,只是路上琐琐碎碎的事情,但是那种平静下的又自由又孤独的感觉能一下子把人攫住,是非常难得的观影体验

  • 诗雯 5小时前 :

    1.整体基调更偏是枝裕和式的日式公路片,这倒是比较奇妙的结合,拿着日式的镜头拍美国的荒蛮之地,首先不要太带着矫情的心态去看吧,但最近一个很强的感受是,大多数人还比我更矫情;2.活着是为了讲述,为了离开的人,同类型题材一如海曼,情感总归是淡淡的,达不到海曼的那种痛如骨髓的切肤之痛,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生活与自然的边界迷糊,其实是西方的某种窗口,好几段重复上路的镜头,车尾像一个救护车,但我觉得这几段强调失去了意义,并没有在整片结构里起到心境变化之类的作用,主角要面对的,是无休止上路的话,对大家来说,打了好几拳没有打到肉挺难受。整体可以有7.6分,归结于,这种气质的片子,或许只有亚洲人能拿捏得住。

  • 阿泽宇 4小时前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像一部掐头去尾的西部风光片,能看见导演的野心与立意,也能看见女主的孤独与窘迫,就是情绪始终处于断片状态,无法连贯。

  • 逸震 5小时前 :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没有房子和没有家是不一样的。”四海为家的人,家在心中。

  • 淑静 6小时前 :

    勘破三春景不长,绍衣顿改昔年妆。

  • 诺问柳 5小时前 :

    去看看美好的东西吧,去世界尽头,去看雁群,去看孤独,人类可以选择孤独,有些力量比逃避孤独的愿望更加强烈。被荒芜笼罩、无枝可依,但是还是走吧,走吧,往前走吧。“这些孤独最终会与你们产生联结”

  • 次秀艳 7小时前 :

    总以为叫无主之地,无爱,无依,无生。信仰能帮你。

  • 闫海融 4小时前 :

    在我人生中的特殊时期看到这部电影,对于失去挚爱亲人的感受非常真实。人的状态始终在坚强和脆弱之间平衡,看过了无数风景,阅过了更多有趣的人,天地之间无限辽阔,生命如此生机勃勃,内心的涟漪却难以抚平,也许会有一天与自己和解,但又执意不愿那天如此快的到来。

  • 西门芮优 7小时前 :

    美是美的,喜欢是喜欢的,但是因为Into Wild是我2000年以后最喜欢的一部相似题材所以先入为主的感受没有办法被超越……相比于Into the wild的爆裂和粗犷,赵婷把女性柔美细腻而东方的视角揉入了西部和骑士精神的世界观里,这一点可贵。只是相比于前者那种激烈的反社会反体制反消费主义反普世价值观、然后最后以一种爆裂的方式收尾阐释亲密与疏离,这个故事显得有点高开低走,从底层和冷峻色彩的社会议题,压缩成了一种类似戒酒会NGO的群像,心灵救赎与自我过去和解的方式,落点成为了中产lifestyle的宣讲……空间和立意被压缩了,剩下的只有情绪,且ost远没有into the wild那么优秀……so…不过作为全能选手的处女作已经很赞了,期待后续作品

  • 晨濡 0小时前 :

    不太喜欢赵婷作品的原因,可能是给我感觉她总试图用西方影像去追求东方意境,台词里讲述的都是琐碎的人生道理,日常感悟。大量的低饱和光线,黯然落寞的镜头色彩,广角下的自然景观,空镜头,无一不是为此而设。但我却总是能感受到矫情、闷气,她越想把作品变成一首诗,我就越清晰地看到诗的死亡。本片对我而言的看点,全部来自于弗兰西斯的表演和形象。

  • 昝阳华 3小时前 :

    结尾挺好的!我就知道她应该回去看看!我全副武装去电影院看的,回来打开hulu发现hulu就有!鼻子差点气歪呃…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