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施和蔼 4小时前 :

    青春啊,无力掌控自己更没勇气给谁承诺,多得是遗憾和悲伤。李芯悦在每个内心挣扎时刻的表情都很到位。

  • 左怀芹 4小时前 :

    {★★} 个性高跟,敢想敢干,抹杀掉了我对电影的兴趣长达一小时。

  • 卫家奥 3小时前 :

    有長文影評。愛情二字簡單又純粹,然而即使再練習千次百次,我們還是難以譜寫一段完美無瑕的愛情故事。愛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原本只屬於兩個主角的故事,但當不符合外界的期望,這段愛情便須面臨嚴峻的考驗。青春是一部美好的電影載滿溫馨點滴,然而時間留不住青春,青春鎖不住美夢,頃刻清醒過來美夢被徹底粉碎,面對現實,孑然一身繼續上路。存在就是活著的痕跡,我倆的愛情也要留下一點什麼,為了你,我甘願改變人生的軌跡,以電影撰寫一封愛你的情書,展開平行世界填補畢生的遺憾,讓故事自此埋葬在電影世界內,定格在美滿的鏡頭中。

  • 卢建柏 7小时前 :

    父系家庭出不了真正的女同性恋 不反孝的结果是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 只能做别人的傀儡

  • 云彦 8小时前 :

    像纪录片 嘎嘎不适合演哭戏,其他表演很不错,最后的you.can call md signora gucci 很slay 莱托少爷演的很出彩 家族斗争啊

  • 卫守峰 7小时前 :

    三星半吧,狗血但确实是青春了,啥时候能走出东亚女同皆苦的悲剧命运🥲

  • 卫娅娜 6小时前 :

    《喜欢你是你》是许志安的一首歌曲,当年也是在粤语地区的大街小巷传唱,好像同学还买了一张碟在异乡。

  • 东彬炳 9小时前 :

    我也曾经在沙漠的约书亚树下,和你一起看粉红色的月亮

  • 势白亦 8小时前 :

    很流水账…画面看起来很高级,但好几处配乐又显得廉价,或者说是不搭吧。

  • 彩怡 7小时前 :

    讲述古驰家族的历史,画面上制作精良,有复古风范,叙事结构严谨虽无大起伏但依旧很吸引人,演员阵容强大,其中ladygaga 的表演让人惊喜,最终呈现的效果很佳,经过一番的折腾之后,古驰品牌再无古驰姓氏的人持股,这也是挺讽刺的。

  • 亓香卉 1小时前 :

    电影太冗长。情节及格,远不够精妙。男主这样单纯的顶级富三代只活在话本里吧。小三:高挑健美,亲梅竹马,自信从容。女主:矮小壮硕,暴发户,隐约自卑。这两公婆:低能高配,必遭反噬;如若癫狂,万劫不复。

  • 士玉龙 1小时前 :

    5分,太假了,不看导演我会以为这是直男拍的,只有流于表面的东西,甚至没有电影元素,最多只能算视频

  • 俊嘉 0小时前 :

    中间睡了好几次,分三天看完。似乎挺好的故事,怎么拍成这样?古驰家族出面干涉了吗?

  • 卫元泓 4小时前 :

    那些鼓吹的所谓奢侈品文化与故事,原来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好吧,这样的故事并不会让人对品牌有任何好感,弱化了设计的品牌满溢着狗血文化。

  • 富凯凯 5小时前 :

    1.5⁵

  • 敛鸿哲 6小时前 :

    “明明相爱,犯众憎,便放开。”

  • 宏元恺 6小时前 :

    嘎子姐演得是真的好,口音加外形我以为她重新投胎去意大利了,但是这个故事是拍得真无趣啊……又被预告骗了

  • 丰清漪 4小时前 :

    将自己带入到两个角色观影,感同身受非常好看。大家打分都太过严苛。

  • 光小楠 1小时前 :

    (HKAFF全球首映) 怎麼這麼難看⋯ 女校、教會學校、現實和世俗的威脅、無止境的互相傷害的抓馬⋯ 像是矯揉造作版的《我的少女時代》加上年代近些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再揉雜無數兩岸三地青春片梗,輔以白得發藍亮得發光的磨皮糖水濾鏡,各種無意義的特寫慢鏡頭加突兀的傷心bgm⋯ i mean我像是看了廣東話配音的爛俗台灣青春偶像劇,食不下咽。我對lgbt片總是寬容的,但毫無真摯感情,只有聲嘶力竭的哭喊和滿嘴空洞無力的愛,怎麼打動人?這個設定在2001年的故事中我最感動的位置是當兩個女主一起看《藍宇》,甚至沒有畫面只有背景聲音,是悍東藍宇在北歐的分手戲,「我是真的喜歡你」,在這個位置我全片最感動,你能明白嗎?時代已經進化到不再需要這類片子了,香港已經有翠絲、叔叔,不需要有矯情無比的假青春回憶。

  • 奇勇捷 0小时前 :

    太失望了!除了少数几个镜头有点小新意外,整个就是一篇流水账,商战戏浮夸,情感戏单薄,父子和叔侄的描写无一可取。配乐也很没创意,滥用古典音乐,罗西尼的《弄臣》《塞维利亚理发师》都是拍意大利故事的电影最滥用的几首曲子。我最大的不满就是为什么要说意大利口音的英语?我理解雷德利斯科特用美国演员的理由,毕竟这是美国电影。可罗密欧需要意大利口音吗?哈姆雷特需要丹麦口音吗?Lady Gaga那蹩脚的口音既展露了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傲慢,又带着对他国文化不尊重的猎奇心态。今年奥斯卡要是给了她,Not fair!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