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评论:

  • 翠雪卉 1小时前 :

    卡司超強的一部片呀,最後的反轉感覺猜到了又好像沒猜到…..缺點就是寬叔演刑警角色不自覺都會自動帶入加賀,跳不出來呀🤣🤣 (然後佐藤健短髮挺好看的)

  • 汪芃芃 9小时前 :

    因为同是内向的人,依然很好哭。但Ben真的有问题,老了不说,这发型、眼袋和厚厚的浓妆,搞得很像跟踪狂。看在音乐剧的份上给4星。平心而论,只能给个3星。

  • 玥璐 9小时前 :

    很悲伤的一个故事啊…无论什么样的大政方针,我们面对的依旧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即便是99%个人都受到了保护,我们依然要听到那1%的人的声音

  • 针平卉 3小时前 :

    总而言之工工整整情感丰沛

  • 铁锦程 4小时前 :

    很普通很中规中矩一点儿意外跟惊喜也没有的平铺直叙。即便是看过无数日剧的我,也觉得有点看不下去。相信观众观看时都能够猜到真正的凶手是谁,毫无转折。

  • 邱若雁 8小时前 :

    我不喜欢这个故事

  • 萱洲 0小时前 :

    专业歌手带着一群半专业演的音乐剧,还是出个官摄版吧,或者静等全球巡演。

  • 粘美如 4小时前 :

    乱七八糟的叙事,半小时多都没看懂在讲啥,要不是佐藤健半张脸在泥水里说台词,早就关了🚬

  • 浦修平 2小时前 :

    a bad movie that would not fucking end

  • 诚休 5小时前 :

    21.10.10: 其实这个剧情真的就很无语,但是歌都很好听。之前一直在摩尔粉丝群里听别人说so big so small是她的重头戏,但我觉得实际上也没多重头,真可惜deh拍出来的效果不好…

  • 珍花 1小时前 :

    D / 前半小时的原声带真的太好听太感人了,梦回看Glee的感觉,但是后半段就开始乏了,而且电影本身也是生硬的不行,不喜欢这个把conner当工具人来呼唤大家关注Evan的故事。

  • 石忆远 8小时前 :

    其实还蛮喜欢这类题材的所以多加一⭐,虽然导演莫名其妙的时间线穿插的很没水平,但是也不影响看。这个电影里的故事重点已经不是杀人命案了,而是发生在那三个人身上的故事和真挚的感情,电影可能时间有限,没有讲述太多他们凑在一起的因由,而男主在婆婆死后拿着燃烧瓶走大街上去放火感觉相当的尴尬,正常来说有个人手里拿着燃烧瓶分分钟就会被抓吧?

  • 桂琬 3小时前 :

    主角Ben Platt唱功了得,而且这部虽然根据百老汇音乐剧改编,但是少数我觉得更适合改编成电影的音乐剧。原因是涉及青少年故事,电影可以更容易接触到年轻人,引发共鸣和讨论,也更容易呈现片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社交网络。故事用很有创意的方式探讨了困扰很多年轻人的抑郁症和校园霸凌。其实对家长和青少年重视身心健康有很重要意义。看的几次眼眶湿润。卡司也很优秀。

  • 段子昂 9小时前 :

    真不是每部音乐剧改编电影都能手到擒来,与其改拍成这样这样还不如去拍官摄。导演真是不行!这么好的音乐剧这么好的演员都浪费了!音乐五星!演员五星!导演0分!

  • 曹英毅 4小时前 :

    节奏好慢,台词也很牵强无力,在某一处引起我的期待之后又感觉被简单敷衍了…从利根跑起来开始对剧情有了新期待,但后面还是有点软弱无力…最后也感觉有点画蛇添足…为社会意义加多一星吧

  • 梓起 3小时前 :

    说实话市役所里面的工作人员真的有时候特别丑恶,拍的挺现实的

  • 鸿星 2小时前 :

    过于平,没有所谓的高潮,每个人好像都背负了很多,推理没有多少,大段的平铺直叙,夹杂着几段插叙。如果困倦的时候看,大概会直接睡着吧。灾后重建和低保或许是日本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吧,尤其是最近社会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青年劳动力越来越缺乏。灾后的日本人民如何生活,如何度过伤痛,那些没度过的人又如何了,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可以继续往下挖掘的内容,更深入的去看看伤痛的最底层。

  • 隗谷芹 3小时前 :

    主题太混乱,没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是社会制度的不公?是公务员制度的腐败?还是311大地震的创伤对人的伤害?或许都有,但你总要有个重点不是?整部戏所有的演员从出场到最后都是一个表情,好难得。

  • 江婉君 3小时前 :

    剧情细碎,演员舞台剧的表演模式跟电影的镜头取向差别太大了,歌倒是好听,故事也还不错,讲述的内容量在电影模式的加成下确实是有一些升级的,但舞台模式无可替代,光影艺术也不能代表全部,不太合适还是不太合适。

  • 长孙乐志 5小时前 :

    上映前:唯一的遗憾是ben platt老了一点,个人感觉演高中生缺了一点说服力。看完后:我的担心成真了。三十岁的ben不适合这个角色,甚至感觉他的声音状态也不如以前。当然这个片子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所有角色里面只有evan的妈妈能让人共情,evan不是很讨喜,其它角色则基本都是边缘化功能化了。3星不能更多。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